抱歉,您的浏览器无法访问本站
本页面需要浏览器支持(启用)JavaScript
了解详情 >

这是我们高一的作业。。。

变形记 - 人性的扭曲

精彩片段

他想:“天哪,我选了什么累人的职业,日复一日,都在出差途中。生意上的纷忧远大于本地真正业务,而且还把这种舟车劳顿强加于我,担心火车班次衔接,三餐无规律,饭菜差,人际交往变易不居,从未持续,从未真诚过。让这一切见鬼去把!”

这段话其实说的不仅仅是格里高尔的生活,更是大多数上班族的状况,他们做的是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仅仅为了养活家人。工作条件差,而工资又少,但是大多数人为了家人,只能默默忍受,而面对他们不喜欢的一切。

这也表示了社会的常态:面对许多不公平的事,你只能隐忍,如果正面冲击,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要么选择忍受,要么选择淘汰,反应了人性的弱点和社会的不公平。

他因动作克制而摇晃着恰恰躺在母亲面前的地上,离她一点都不远,但在同一瞬间,似乎还陷入沉思的她一下子蹦起来,伸开双臂,手指岔开,喊道:“救命,看在上帝的份上,救命!“

这是变形记里面最具有戏剧性的一幕,母亲明明知道甲虫是格雷高尔变的,但是极力排斥,不敢接受,甚至“蹦起来”。体现了格雷高尔不被家庭接受。

可以看出,家里人对格雷高尔的态度是随着格雷高尔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而变化的,一开始格雷高尔是家庭的支柱,家人也不至于讨厌他,但是变形后,格雷高尔变成家庭的累赘,家人没有尽到保护、抚养他的义务,甚至连怜悯都没有,单纯地讨厌他,这是作者对人性的讽刺。

随后,三人一同离开了宅子,他们几个月都没这么做了,于是坐电车去郊外,只有坐有他们的车厢暖阳照遍,他们后仰在座位上,谈论未来前景,情况表面,细看起来,前景一点也不赖。

“暖色”的结局在我看来是无比讽刺的,难道迫使格雷戈尔自杀就能摆脱负担吗?作者也在文中有暗示:“只有坐有他们的车厢暖阳照遍”,或许这只是无限黑暗前的短暂光辉,如果格雷戈尔的故事没有重视,也许格雷戈尔家庭里面的另一人也会遭受同样的命运,也许社会上的所有“甲虫”都会遭受一样的命运。

还有一种解释:过去格雷戈尔遭受的历史是血腥的,残忍的,不人道的,但是转瞬之间历史就会被忘却,人们向往新生活,拒绝向后看,而忽略了反思总结,结果重复的历史很快发生,更多只“甲虫”诞生。

对比

一开始妹妹对他的态度:

她没有马上发现他,但她发现他在长沙发下时,她惊恐万分,无法自已地从外面猛地关上门,可似乎她又懊悔自己的举止,马上又开了门,蹑手蹑脚地走进来,好似他在病重处或者生人处。

后来的态度:

“它得离开”,妹妹喊道,“这是唯一的手段,父亲。你只消试着摆脱它是格雷戈尔这个念头。我们相信此事这么久,这确实是我们的不幸。可它怎么可能是格雷戈尔呢?若它是格雷戈尔,他早该看清,人不可能与这样一个动物共处……”

可以看清,妹妹一开始对格雷戈尔是怜悯的,并且有心给予格雷戈尔帮助,比格雷戈尔的父母态度好很多。

我本以为这样一个人物会帮助格雷戈尔在社会上重新获得人的身份,但是讽刺的是,在小说的结尾处,妹妹竟然主动提出让格雷戈尔走人,认为它不是人,而且收养格雷戈尔是自己的不幸。

这反映出,在社会环境(其他人对于格雷戈尔的厌恶,家庭收入不支,不能负担格雷戈尔伙食等)的影响下,人的态度会随之剧烈地改变。

妹妹一开始是一个好人,帮助格雷戈尔,给他吃的,还给他安排一个舒适的房间,估计是因为格雷戈尔以前也帮助过妹妹,帮助她上音乐学校。

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家庭的经济来源消失,留着格雷戈尔没有任何好处,反而是累赘,这时妹妹的态度180度大转弯,认为它应该走人。

这分明表现了现代社会中人人以利益之心相待,一旦有人给自己帮助,就阿谀奉承,企图得到更多好处,但是这种关系是及其不稳定的,一旦别人对自己没用,或者反而要依赖于自己时,他们就像废纸团被扔进垃圾桶一样被抛弃,遗忘。

这也是标题变形记第二个含义,“变形”不仅指的是人变成甲虫的变形,更是人心的变形

后记

读完变形记后,我不禁陷入了深思,在这样残酷而功利的社会,很容易被人认为是“甲虫”,是祸害,从而被唾弃,被遗忘。

经历一场偶然的变故,不小心得罪了什么人,出了安全事故丧失劳动能力,马上你可能就会变成社会的累赘,社会的病虫,你的下场可能就和甲虫一样惨。

比如说前几年有明星犯罪,吸毒,他们马上就被大众抛弃,媒体禁止播出他的视频,音乐软件下架他的歌,他只能在孤独中度过余生,没有口为自己辩解,说自己已经改悔,不再犯错,俨然如卡夫卡笔下的甲虫。

这表现出现代社会人们喜欢发泄,喜欢职责,有如网上的“喷子”,“键盘侠”,而少了关怀,少了倾听。

也许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性,去关怀他人,去倾听他人,去给予他人帮助,就像小说一开始的妹妹,而不是一味地否定,一味地拒绝,就像小说中的父母。

评论